组织机构
通知公告
近零碳社区建设 让绿色低碳幸福美好生活触手可及
摘 要:

党的二十大深刻指出:“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,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,坚持先立后破,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。”近年来,成都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,持续推动空间、产业、交通、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,努力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、厚植城市发展优势的绿色低碳之路。

据了解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与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遴选成都市、青岛市、深圳市开展绿色繁荣社区(近零碳社区)试点项目建设,并依次召开相关交流暨系列技术研讨会。11月3日,成都在全市首个近零碳建筑——中建滨湖设计总部举办“C40绿色繁荣(近零碳)社区试点项目启动仪式”,标志着成都正式加入“C40绿色与繁荣社区”网络,成为全球首批“绿色与繁荣社区”试点城市。成都担任C40绿色繁荣社区中国项目系列活动的首站城市,青岛、深圳将相继举办活动,展示中国城市落实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。

建设近零碳社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是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的一次创新探索。成都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揽,以科学规划为引领,以生态保护修复为抓手,以智慧社区为支撑,以市民参与为重点,让“需求服务就近满足”成为标配,让“推窗见绿、出门见园”成为特质,让“科技赋能节能减排”成为现实,让“树立低碳意识践行低碳生活”成为共识。今年,成都还发布了《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》,启动建设近零碳社区30个,力争2023年建成10个、2025年建成20个。

走进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安公社区,这里建立了全市首个社区生物有机垃圾处置循环中心,通过对餐厨垃圾、绿化垃圾分类回收生物发酵处理,实现小区80%以上的有机垃圾就地处置,切实做到源头减量。厚植居民低碳意识,建立了居民小组长、整栋单元长、居民代表三级联动机制,试行垃圾分类到户,引进了垃圾分类超市,落实“双碳”行动。

在彭州,这里以“人人可参与的近零碳社区行动”为方向编制了《近零碳社区个人行为倡导手册》。《倡导手册》覆盖了市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,展示日常低碳行为的倡导建议和具体做法。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活动,便可收集近零碳社区个人行为的具体积分,在“信任互助银行”管理平台上可流通,让居民的绿色低碳行为可量化、被鼓励。

在本次活动中,成都就《成都市近零碳社区建设指南及场景建设指引》向国内外专家征集意见,持续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“近零碳”建设路径。未来,也将为近零碳社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,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贡献成都经验。

网站导航